媒体报道归档 - 乐虎lehu AINSTEC http://chinaxdlm.com/category/mediareport/ Tue, 01 Apr 2025 03:27:1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ordpress.org/?v=6.4.1 http://chinaxdlm.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ainstec-logo-en-32x32.png 媒体报道归档 - 乐虎lehu AINSTEC http://chinaxdlm.com/category/mediareport/ 32 32 乐虎lehu光学三维人体背部测量系统护航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脊柱健康 http://chinaxdlm.com/mediareport/%e4%b8%ad%e7%a7%91%e8%9e%8d%e5%90%88%e5%85%89%e5%ad%a6%e4%b8%89%e7%bb%b4%e4%ba%ba%e4%bd%93%e8%83%8c%e9%83%a8%e6%b5%8b%e9%87%8f%e7%b3%bb%e7%bb%9f%e6%8a%a4%e8%88%aa%e7%b2%a4%e6%b8%af%e6%be%b3%e5%a4%a7/ Thu, 27 Feb 2025 01:18:32 +0000 http://chinaxdlm.com/?p=136889 继海南校园筛查取得显著成效后,“中小学生 […]

乐虎lehu光学三维人体背部测量系统护航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脊柱健康最先出现在乐虎lehu AINSTEC

]]>
继海南校园筛查取得显著成效后,“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科普预防公益活动”于2月19-20日相继走进了广东省深圳市和东莞市,为深圳市格瑞特高级中学、齐齐哈尔体育运动学校、深圳集训队以及东莞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同学们提供了脊柱侧弯筛查与健康干预服务。

乐虎lehu作为技术核心支持单位,采用先进的光学三维人体背部测量系统,为学生提供精准的脊柱健康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供个性化的干预措施。

 

智能筛查再升级  红外传感30秒捕捉脊柱动态  

在活动现场,乐虎lehu带来的光学三维人体背部测量系统成为了活动的焦点。学生们站立在检测区,设备通过多角度红外传感技术,在短短30秒内生成脊柱的三维模型,精准测量脊柱侧弯角度及肩胛骨对称度。

通过数字化、标准化的检测手段,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手动测量,确保了检测过程的高效性与准确性。此外,系统还详细记录了相关数据,为后续的健康评估与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

 

精准干预显成效  运动员群体直呼“训练神器” 

在活动过程中,若检测结果显示学生存在脊柱侧弯、高低肩等问题,工作人员会邀请他们前往理疗室接受专业的正骨调理。调理后,工作人员会对这些学生再次进行检测,并将两次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直观的对比,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自身脊柱健康状况的变化。

一名来自运动队的学生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能知道自己的脊柱是否侧弯,及时进行调整,这对我们运动员会有很大的帮助。”另一位学生也表示:“我个人本身身体比较僵硬,调理后感觉身体松了很多,这对我的运动表现有了明显提升。”

 

构建运动健康生态  科技守护百万青少年成长曲线 

本次公益活动旨在通过早期筛查,及时发现问题,建立学生的脊柱健康档案,并由专业医疗人员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康复训练指导。活动不仅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脊柱健康状况,还为他们提供了实际的改善建议,指导他们进行日常的脊柱保养和健康管理。

乐虎lehu的光学三维人体背部测量系统将逐步走向全国,未来还将覆盖更多省市的学校。通过进一步推广脊柱侧弯筛查和健康干预服务,乐虎lehu致力于提升青少年群体的脊柱健康水平,助力他们拥有更加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乐虎lehu光学三维人体背部测量系统护航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脊柱健康最先出现在乐虎lehu AINSTEC

]]>
新华社报道!乐虎lehu借力纳米城“创新桥”,破解光学芯片量产“生死关” http://chinaxdlm.com/mediareport/%e6%96%b0%e5%8d%8e%e7%a4%be%e6%8a%a5%e9%81%93%ef%bc%81%e4%b8%ad%e7%a7%91%e8%9e%8d%e5%90%88%e5%80%9f%e5%8a%9b%e7%ba%b3%e7%b1%b3%e5%9f%8e%e5%88%9b%e6%96%b0%e6%a1%a5%ef%bc%8c%e7%a0%b4/ Wed, 19 Feb 2025 09:46:41 +0000 http://chinaxdlm.com/?p=136881 新华社南京2月19日电(记者蒋文茜)“从 […]

新华社报道!乐虎lehu借力纳米城“创新桥”,破解光学芯片量产“生死关”最先出现在乐虎lehu AINSTEC

]]>

新华社南京2月19日电(记者蒋文茜)“从芯片设计到量产的道路可能要走很远,然而借助苏州纳米城的共性技术平台,我感到这个距离近了许多。”光学智能传感器芯片企业乐虎lehu创始人兼董事长王旭光表示。

王旭光曾在美国知名半导体公司AMD及硬盘公司希捷从事芯片研发设计,怀揣“做出产品,解决产业问题”的决心回国创业,于2018年在苏州纳米城创立乐虎lehu。

在苏州纳米城,开放的共性技术平台为企业提供从研发到量产的全链条技术支持与服务,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与技术风险,吸引了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在平台周边集聚。

苏州纳米城已累计建设近20个公共服务平台,覆盖生物医药、分析检测、第三代半导体等重点领域。王旭光和他的团队是其中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中试平台的用户。

乐虎lehu超净间工作人员正在交流光机制造情况。新华社发

企业完成芯片研发后,需经历小试、中试及试验验证等环节才能实现量产。中试阶段是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在业界常被称为“死亡之谷”。其挑战性在于,脱离实验室的理想环境后,企业需要攻克工艺放大、设备校准及成本控制等难题,确保产品性能的一致性与高可靠性。

芯片中试不仅面临技术挑战,时间与人力成本也非常高昂。中小企业难以独立建设芯片产线,通常选择外部代工,但大型芯片制造商往往不愿意接受小批量的中试订单。对此,纳米城设立了苏州MEMS中试量产服务平台,帮助中小企业以更优的成本跨越技术门槛。该平台已服务百余家各类型企业,积累了丰富的代工经验。

苏州纳米公司董事长张淑梅表示,MEMS中试平台等共性技术平台成为园区招商的“吸铁石”,越来越多的企业会主动询问技术平台的配套政策,进一步增强了园区在资金和土地服务之外的“科技资源招商”优势。

“当芯片设计参数与实际生产工艺出现偏差时,MEMS中试平台的技术人员会积极与我们沟通磨合,调试制造工艺,平台积累的技术能力赢得了企业的信任。”王旭光说,“目前,我们的3D视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视觉,希望在未来,小到眼镜腿上的微投影,大到照护老人的机器人,中国制造的智能3D视觉芯片能深入千家万户。”

纳米城内,科研人员正在操作设备。新华社发

苏州市社科院院长王俊表示:“共性技术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市场推广等服务,让中小企业不再受制于人才和研发资金有限的困境,在协同创新中提升了竞争力。共性技术平台正在发展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或路径。”

乐虎lehu是一家以MEMS光学智能传感芯片的研发和模组制造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全球领先的智能光学投射芯片、智能重建算法和智能算力自主开发能力。乐虎lehu的使命是“让机器像人一样感知世界”!乐虎lehu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中国AI芯片50强企业。其核心芯片以及模组已经在机器人引导、缺陷检测、智慧物流、医学影像等领域为国内和国际龙头企业实现了同类型产品的国产替代。乐虎lehu致力于深化在空间建模、空间感知、数智交互等领域的领先技术优势,赋能更广阔的蓝海市场。

新华社报道!乐虎lehu借力纳米城“创新桥”,破解光学芯片量产“生死关”最先出现在乐虎lehu AINSTEC

]]>
专业化芯片助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为千行百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http://chinaxdlm.com/mediareport/%e4%b8%93%e4%b8%9a%e5%8c%96%e8%8a%af%e7%89%87%e5%8a%a9%e5%8a%9b%e4%ba%ba%e5%b7%a5%e6%99%ba%e8%83%bd%e6%8a%80%e6%9c%af%e5%8f%91%e5%b1%95%ef%bc%9a%e4%b8%ba%e5%8d%83%e8%a1%8c%e7%99%be%e4%b8%9a%e8%bd%ac/ Sun, 29 Sep 2024 07:38:14 +0000 http://chinaxdlm.com/?p=136775 近期,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八 […]

专业化芯片助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为千行百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最先出现在乐虎lehu AINSTEC

]]>
近期,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八届“芯动北京”中关村IC产业论坛举行,本届论坛以“芯智能 新未来”为主题,深入探讨IC与AI的多维度融合,分享交流前沿技术,助力产业蝶变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以此探索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的创新融合之路。

第八届芯动北京中关村IC产业论坛(图源: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

记者现场对话了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王旭光博士,探讨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的创新融合。

专业化芯片助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为千行百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现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方兴未艾。据研究组织IDC预测,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或达85.7%,到2027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接近1500亿美元。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存储和计算能力的需求日益增长。业界认为,传统的CPU和GPU已难以满足人工智能应用的高性能需求,专用化的人工智能芯片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对此,王旭光坦言,专用化的人工智能芯片虽然效率高,但学习成本较高,难以快速普及。因此在大芯片领域,以GPU、CPU、AI为例,通用化仍是主流趋势;而在移动设备、智能家居等小芯片领域,的确更倾向于专用化以满足特定应用需求。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王旭光 (图源: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

按应用场景细分来看,王旭光博士强调了人工智能芯片在增强现实(AR)与混合现实(MR)领域的巨大潜力。他表示,从市场规模的角度来看,与AR和MR相关的应用将是人工智能芯片迅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例如,人工智能芯片能够解决AR眼镜中的立体视觉和投影技术问题,使得实时翻译、地图导航等功能在眼镜上直接显示,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除了AR与MR,王旭光博士还提到了人工智能芯片在机器视觉领域的重要性。事实上,机器视觉对国家的战略意义不可忽视,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等领域发挥着核心作用,是提升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之一。

此外,在机器人领域,王旭光博士认为,随着机器人市场的不断扩大,其对算力芯片和感知器件芯片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这些芯片不仅需要高性能的计算能力,还需要与人工智能技术紧密结合以实现智能化感知与控制。

政产学研协同:共筑集成电路行业创新生态

针对集成电路与人工智能的共融之势,王旭光博士表示,业界各方需要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发展战略。同时,行业应深耕实际应用场景,据此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的高端人才,为芯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人才是创新生态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王旭光博士建议年轻行业从业者要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并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并不断通过参加科研项目、实习实训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保持对新技术和新趋势的敏感度和学习热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

完善的创新生态对于促进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作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中关村论坛始终致力于与全球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共建共享科技创新发展与协作的生态圈,并尤其关注全球前沿技术与未来产业的议题。近年来,中关村论坛多次举办与集成电路行业相关的重要活动,如“RISC-V开源处理器芯片生态发展论坛”“北京(国际)第三代半导体创新发展论坛”“前瞻:新一代视显芯片发展专题活动”等,论坛邀请行业主管部门、院士专家、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投资组织与企业等政产学研各方代表,就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协作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进行充分交流,深入探讨产学研用融合新模式。

王旭光博士认为,通过中关村论坛的平台作用,可以促进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也希望论坛中的交流和合作成果能够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

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现自主创新将是每一个集成电路从业者需要深思的问题。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发展中看到更多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突破与贡献。

【环球网】

专业化芯片助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为千行百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最先出现在乐虎lehu AINSTEC

]]>
GGII:2024年3D视觉MEMS微振镜芯片及模组市场分析报告 http://chinaxdlm.com/mediareport/ggii2024%e5%b9%b43d%e8%a7%86%e8%a7%89mems%e5%be%ae%e6%8c%af%e9%95%9c%e8%8a%af%e7%89%87%e5%8f%8a%e6%a8%a1%e7%bb%84%e5%b8%82%e5%9c%ba%e5%88%86%e6%9e%90%e6%8a%a5%e5%91%8a/ Fri, 13 Sep 2024 07:35:18 +0000 http://chinaxdlm.com/?p=136748 GGII:2024年3D视觉MEMS微振镜芯片及模组市场分析报告最先出现在乐虎lehu AINSTEC

]]>

GGII:2024年3D视觉MEMS微振镜芯片及模组市场分析报告最先出现在乐虎lehu AINSTEC

]]>
乐虎lehu上CCTV2啦!携手经济半小时聚焦苏州纳米产业 http://chinaxdlm.com/mediareport/%e4%b8%ad%e7%a7%91%e8%9e%8d%e5%90%88%e4%b8%8acctv2%e5%95%a6%ef%bc%81%e6%90%ba%e6%89%8b%e7%bb%8f%e6%b5%8e%e5%8d%8a%e5%b0%8f%e6%97%b6%e8%81%9a%e7%84%a6%e8%8b%8f%e5%b7%9e%e7%ba%b3%e7%b1%b3%e4%ba%a7/ Wed, 06 Mar 2024 02:21:46 +0000 http://chinaxdlm.com/?p=134014 1月12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 […]

乐虎lehu上CCTV2啦!携手经济半小时聚焦苏州纳米产业最先出现在乐虎lehu AINSTEC

]]>
1月12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经济半小时》栏目推出的系列节目《感受先进制造业集群“洪荒之力”:苏州篇》,走进苏州工业园区苏州纳米城,解读小小一粒“米”如何催生出一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乐虎lehu作为国际领先的先进光学智能传感器芯片企业,是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研发“MEMS芯片+SOC芯片+核心算法”,并且提供完整的AI+3D芯片以及模组产品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创始至今,乐虎lehu受益于苏州纳米城的商业模式,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助力。

 

 

在苏州纳米城共享生产平台的助力下,乐虎lehu的自研MEMS微振镜投射芯片、高精度MEMS激光投射模组得以快速实现生产迭代,并进入市场为众多行业赋能。其自研MEMS微振镜投射芯片提供了高精度的三维数据采集能力,不仅在功耗和体积方面优于美国德州仪器100%垄断的DLP技术,更具备国内制造和生产条件,实现了自主可控,为客户带来全新、灵活、扩展性的解决方案,在价格层面也具备极高的价格竞争优势。

在工业级机器视觉领域,乐虎lehu2023年内推出新产品PIXEL系列和MINI系列。PIXEL系列成像模组同时实现了高精度、高环境适应性、高宽容度;为Bin picking等应用场景解决了因金属件反光、工件结构复杂、工件尺寸过小等特性导致成像效果差的问题。MINI系列成像模组专为协作机器人设计开发,其模组重量240克,可以内嵌在机械臂内部,也可以安装在协作机器人的手臂上。

目前,乐虎lehu提供的智能光学传感模组已经在工业及医疗领域交付规模订单,覆盖了新能源车、重型机械的上下料、焊接、切割、装配、缺陷检测等众多场景。乐虎lehu的智能光学传感模组还可以广泛应用于诸如生物识别、智能家居、自动驾驶、HUD、游戏影视、AR/VR等领域,在众多需要高精度3D建模和空间识别的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和潜力。

乐虎lehu上CCTV2啦!携手经济半小时聚焦苏州纳米产业最先出现在乐虎lehu AINSTEC

]]>
自研2颗芯片跻身行业第一梯队,这家苏州公司将高精度3D视觉设备价格腰斩! http://chinaxdlm.com/mediareport/%e8%87%aa%e7%a0%942%e9%a2%97%e8%8a%af%e7%89%87%e8%b7%bb%e8%ba%ab%e8%a1%8c%e4%b8%9a%e7%ac%ac%e4%b8%80%e6%a2%af%e9%98%9f%ef%bc%8c%e8%bf%99%e5%ae%b6%e8%8b%8f%e5%b7%9e%e5%85%ac%e5%8f%b8%e5%b0%86%e9%ab%98/ Fri, 29 Jan 2021 10:04:59 +0000 http://xianru.blog/?p=374 南京初秋的午后,留有夏天的余热,乐虎lehu […]

自研2颗芯片跻身行业第一梯队,这家苏州公司将高精度3D视觉设备价格腰斩!最先出现在乐虎lehu AINSTEC

]]>
南京初秋的午后,留有夏天的余热,乐虎lehu创始人王旭光站在台上,聚光灯从上空划过,齐齐落在他的身上。
“数十米高的天花板,悬挂着几米见方的射灯和显示屏,背后的LED巨屏似小山般环绕,置身现场让人有种穿梭于动漫画面的夸张感。”第六届“i创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偌大的阵势,让长期在幕后伏案研发的王旭光有些不习惯。
这不是王旭光第一次创业,却是他首次站在聚光灯下向现场以及镜头另一端百万名观众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相较创业前学业和工作上的顺遂,王旭光的创业却有些曲折。
2010年,海外归国后,王旭光曾在固态硬盘(用闪存芯片而制成的硬盘)领域奋战6年。期间,团队自研的相关产品性能达到国际主流水平,并成功应用至众多高性能军工航天应用的数据记录仪等。然而,固态硬盘消费级市场迟迟未实现规模爆发,受限于狭窄的应用领域,项目最后无疾而终。
2018年,依托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多年的芯片技术基础,王旭光与团队发起成立乐虎lehu,通过自研两颗“纯国产”芯片解决了3D视觉领域芯片“卡脖子”难题。
然而,2020年年初受新冠疫情和国际局势影响,公司的研发进度被迫延期数月。项目停摆期间,高昂的成本让王旭光压力陡增。
幸运的是,“断臂求生”后的乐虎lehu,在团队的奋斗及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的支持下,渡过了资金链紧张的困局并在年中迎来转机:国内著名安防大厂搭载公司自研的MEMS芯片的机器臂,在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上亮相。

“3、2、1!”三声响亮的倒计时将王旭光从思绪中拉了回来:他开始了自己的路演……

路演完成后,王旭光转身望着大屏实时打出的分数,连鞠3次躬后走下舞台。下午4时许,结果公布:乐虎lehu最终从1216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总决赛一等奖。

归国10年的创业路

胖胖的篮球队长、爱写文章的理工男、31岁实现“美国梦”却想打造一支芯片企业“中国队”的创业者,王旭光身上的许多反差和热爱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坚持。
时间回到1994年秋天,打小成绩优异的他考入清华大学材料系。在牛人扎堆的清华校园里,王旭光用数倍勤奋换来毕业时一张四开双面260多个学分的傲人成绩单。随后,跟着留学大军去了大洋彼岸求学,先后在Rice大学和德州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2005年,王旭光入职AMD的NVT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部,担任高级工程师。在硅谷开放、宽松自由的工作氛围下,他将大部分精力投注至新深亚微米工艺器件研究上,并助推了65nm和45nm存储芯片的工艺改良优化(注:直到目前NOR闪存行业仍以65/45nm的工艺为主)。
在半导体存储领域,对新的物理机制进行分析需要思考能力更需要动手能力。凭借超强的执行力,王旭光入职第一年即获得部门评估第二名,并在AMD工作的3年里保持着每年升一级的晋升速度。
2007年始,王旭光加入希捷开始进行新一代忆阻器和磁存储器的研究,随后渐升为高级技术主管。刚过而立之年,王旭光便实现了他人眼中的“美国梦”。
倦怠于规律、重复的日常,2010年,他辞职回国开始创业,并将赛道瞄准渐兴的固态硬盘市场。携手在美的几位清华师兄,团队开始自研固态硬盘控制器。
“技术实现了国产替代,高性能数据记录产品应用至诸多国防军工和科研院所的设备中,助力国内的高精度卫星快视设备及各种装备实现了图像记录和数据分析。由于未等到固态硬盘消费级市场的爆发,产品无法大规模量产,最后不得不终止。”王旭光回忆道。

乐虎lehu团队研发场景

首次尝试无疾而终后,一同创业的几位师兄纷纷返回美国,王旭光却留了下来。
2017年,苹果iPhone X引爆了“3D成像”技术的应用风潮。调研后,王旭光发现3D感测实现的关键环节——3D视觉芯片一直处于国外巨头垄断阶段。
这一现象在具有最高精度的高端专业3D视觉市场尤其突出。国内市场几乎被德州仪器的DLP芯片技术垄断且由于价格昂贵等原因难以推广。而在3D建模计算和基于3D的AI智能处理领域,美国另一家公司NVDIA的GPU芯片长期占据着国内绝大部分市场。
“我们纳米所的技术是不是可以实现国产替代?”回头望向任职的苏州纳米所,王旭光再次萌生创业念头。

“从烧砖开始,7年盖一座摩天大楼”

将目光转向建于2006年的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作为我国第一个以“纳米”命名的研究所、芯片制造国家队之一,该研究所多年来吸引了大批科学家、海内外专家团队聚集于此。自2010年海外归国后,王旭光也一直任职于此,后期担任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
与此同时,多年积累下基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自有的芯片研发线MEMS微镜的相关技术逐步成熟,包括工艺、驱动、算法、设计和光机电整合等在内的系列技术相继开发完成,且获得了中科院重大突破专项验收并被评为优秀。
“设想一下,在44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盖1000万栋中国尊大厦,原子级别芯片产业的技术难度不亚于此。”王旭光补充道:“研究所对3D视觉芯片的研发,覆盖底层工艺到顶层核心算法的全感知智能技术链,相当于从烧砖头开始盖摩天大楼,虽然链条较长但也实现了芯片的完全自主可控。”
2018年10月,在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千万级启动经费和启迪金控、领军创投的早期投资下,加持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的技术积淀,王旭光与清华师兄沈文江博士、新加坡归国刘欣博士等多名纳米所的海归博士发起成立乐虎lehu。
然而,芯片从实验室技术到工业量产之间还隔着遥远的距离。
在公司研发和测试流片阶段,团队发现芯片在客户验证时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初期只有数个技术指标,客户验证时增至数十个技术指标,一轮轮的测试和流片修改后团队最终坚持到了最后。”王旭光回忆道。
2019年底,乐虎lehu的MEMS芯片成功流片。2020年5月,公司的全球首颗高精度智能三维处理器芯片顺利投片,国庆期间,公司从中芯国际流片回来的SoC芯片成功一次点亮。

图左为乐虎lehu3D智能相机模组,图右为公司的AI芯片

“作为3D视觉的核心技术,3D视觉芯片的功能相当于为机器人提供超越人类的3D之眼和3D之脑。”王旭光介绍道:“MEMS微镜芯片(眼睛)能够实现3D高精度特征投射,采集捕捉到真实世界的三维信息,高精度智能三维处理器芯片(大脑)可实现芯片内的3D数据建模和实时处理分析,两者共同赋予终端设备类似人类感知环境的能力。”
据悉,高精度、低成本是乐虎lehu的核心优势。公司自研的MEMS微镜芯片可替代美国德州仪器的DLP芯片,另一款3D-AI双引擎芯片则可替代用于3D算力的美国通用GPU芯片。
据王旭光介绍,相较对标的美国产品,这两款自研芯片在性能和成本方面已实现了技术赶超而非简单的仿制。
具体而言,在精度方面,与苹果公司采用的消费级3D技术、DOE散斑结构光技术或TOF的数万到数十万的3D点云密度相比,乐虎lehu自研的芯片可达百万到千万以上的高精度3D点云。公司高密度的点云与DLP精度相当,价格则是DLP芯片的一半,体积和功耗约为其1/10。
“美国的同类产品还需插上外接电源,我们的产品插上充电宝即能用,实现了高精度与低功耗场景的全覆盖。”王旭光说道。

打造3D视觉产业独角兽

3D成像技术的成熟,拉开了二维向三维升级的序幕,也带来了众多应用的想象空间,如机器视觉、增强现实、生物识别、智能家居、智能医疗、娱乐交互、互动教育等。据知名国际调研企业Yole的市场报告,2025年,全球3D视觉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00亿美元。
“目前国内3D视觉厂商大部分集中在应用层,芯片层的核心厂商玩家较少,做‘两颗’芯片并形成从数据感知到数据处理闭环的更是稀有,市场处于从起步到爆发的增长期。”王旭光坦言。
在王旭光眼中,芯片作为重资产行业,迭代周期较长且技术壁垒也高,需要政府、资本和造芯企业尊重行业规律,共同用耐心和初心营造理性的发展环境、健全的产业生态。
怀着敬畏之心,秉持技术优先的前进步调,王旭光将乐虎lehu的发展路线划为3个阶段:前期以技术为驱动力,在专业端市场建立企业护城河;当前通过不同领域客户的测试验证调优芯片扩大业务规模,深度挖掘市场需求;中期将3D视觉芯片价格及物理尺寸进一步降低,最终实现高精度三维视觉模组同3D摄像头一样进入消费级市场。
从技术研发实力上看,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基础层技术厂商,乐虎lehu背靠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聚集了一批多学科、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3D和人工智能算法和MEMS芯片工艺的多方位技术体系海归团队,公司研究人员占比超90%,团队核心成员从事芯片行业平均在15年以上。

乐虎lehu部分团队成员

目前,乐虎lehu正处于行业客户测试验证期。据悉,公司的产品已在20多个客户的相关应用场景中落地并已实现了十多家客户的销售。2020年年底,乐虎lehu成为国内一上市公司的合规供应商,通过了多个重点项目的技术验证,相继完成数千万规模Pre-A轮融资。
关于未来,王旭光憧憬道:“如果说英特尔驱动了电脑时代,高通驱动了手机时代,希望乐虎lehu的芯片可以成为引爆机器换人的导火索,从而驱动智能机器时代。”

自研2颗芯片跻身行业第一梯队,这家苏州公司将高精度3D视觉设备价格腰斩!最先出现在乐虎lehu AINSTEC

]]>
全球首颗!“园区创”芯片打破国外垄断! http://chinaxdlm.com/mediareport/20200713-3/ Mon, 13 Jul 2020 08:35:55 +0000 http://xianru.blog/?p=2058 “在天安门广场盖1000万栋高达503米 […]

全球首颗!“园区创”芯片打破国外垄断!最先出现在乐虎lehu AINSTEC

]]>
“在天安门广场盖1000万栋高达503米的中国尊大楼”
你能想像么?
布宝告诉你

这就是

在原子尺度上的芯片产业的技术难度

造芯片和盖楼相比
相同的是都需要产业协同
不同的是
已到达原子级别的芯片
代表了人类可以大规模量产的产品的工业技术巅峰

自“中兴禁芯”事件以来已有两年,芯片国产化的热度不断攀升。7月9日,A股半导体板块走强,多家上市公司股价大涨。这些攻坚克难的国产芯片公司获得了更多的大众关注,人们期待看到哪怕一寸的突破。

近日
乐虎lehu感知智能研究院
(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的
全球首颗高精度3D-AI双引擎SOC芯片
已经在国内一家芯片代工厂

进入最终流片阶段

这颗芯片将和
乐虎lehu已经进入批量的
MEMS微镜3D结构光芯片
共同成为
全国产高精度机器视觉的

“3D之眼和脑”

什么意思呢?

传统机器人只有“手”
只能在固定好的点位上完成既定操作
而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
大大推动了机器和人的协作
这也对机器人的灵活性有了更高要求
要想像人一样测量、抓取、移动和避让物体,机器人首先需要对周边世界的距离、形状、厚薄有高精度的感知,而3D视觉芯片可以引导机器人完成上述复杂的自主动作,它相当于机器人的”眼睛”和”大脑”。
今天,就和布宝一起来看看
这两枚小小芯片带来的巨大能量

两颗芯片满足中国“3D之眼、脑”刚需
5G的未来在于“万物互联”。与人具有五官类似,万物互联的机器必须由各种传感器实现感知。而在各种感官中,人类的“3D视觉”,提供了我们对于世界的70%以上的感官信息。在智能制造,金融安全,混合现实等众多新兴领域,3D视觉芯片技术都属于核心基础。据知名国际调研企业Yole的报告,2023年,全球3D视觉产业将接近200亿美元。

☑ 然而,所有的高精度机器视觉系统的“3D视觉”入口都采用了美国德州仪器公司100%垄断的DLP芯片技术(3D成像市场),作为3D动态结构光光源。过去一年,包括疫情期间的2020第一季度,超过数十亿的资金投入智能机器视觉领域;

☑ 而美国NVDIA公司的GPU芯片则作为算力芯片,被广泛用于3D建模计算和AI识别,让机器“聪明”运转。

如果没有以上两种芯片,机器就像失去视力和大脑的人一般“失灵”。

乐虎lehu是国内实现全国产替代DLP芯片在3D视觉领域的领头羊。据CEO、中科院苏州纳米所AI实验室主任王旭光介绍,目前市场上并不存在专用于3D的AI芯片,乐虎lehu首次实现了AI-3D双引擎集成SOC芯片,将高精度3D建模算法引擎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引擎,同时在单颗芯片中完成。

MEMS芯片晶圆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军一直专注于智能感知算法与芯片协同设计,在他看来,“人工智能芯片技术需要为应用场景服务,乐虎lehu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的核心芯片技术为基础,集成了自研的高精度MEMS微镜芯片驱动、高精度3D建模算法引擎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AI加速引擎,是全世界第一次创新性地把AI芯片和高精度3D技术用芯片化的手段实现。”
而且这枚高精度3D智能视觉芯片完全实现国产,在机器视觉、生物识别、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游戏影视等众多需要3D建模和空间识别的应用场景,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MEMS芯片阵列

填补国产3D感知芯片空白
作为国内第一家专注于“AI+3D”自主核心芯片技术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乐虎lehu的创业史可以追溯到2006年设立的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2009年,国产第一代半导体芯片技术的先驱——中科院王守觉院士(牵头)在苏州纳米所成立高维仿生信息学实验室,为苏州纳米所播下了人工智能的种子。
数年内,多位美国,日本,新加坡海归博士加入纳米所芯片专业团队,从SOI的晶圆开始,历经七年开发了包含工艺,驱动,算法,设计和光机电整合等一系列自有知识产权工艺技术,用王旭光的话说,“团队是从烧砖头开始盖房的”。
2018年,在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和清华启迪金控的共同支持下,乐虎lehu正式成立,立足传感器和深度学习融合、芯片底层硬科技,助力国家实现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EMS微镜芯片对DLP芯片的国产替代。

这是一支国内少有的跨AI芯片设计、算法和MEMS芯片工艺的综合性人才团队。90%以上为研发人员,平均芯片研发资历超过10年。依托苏州园区顶级的MEMS芯片代工线,公司具有完整的光机电研发实验室、芯片组装超净实验室和深度学习算法实验室等完备研发条件。

从法国人发明银盐冲印到数字时代
近二百年来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照片都是二维的
2017年,iphoneX引爆了3D视觉市场
但受制于成本、精度等
三维照相仍未能走进千家万户

据王旭光介绍,“我们的国产自研芯片可以做到上百万以上的高精度3D点云,相当于直接到了高分辨率3D相机时代。更加重要的是,在提供如此高精度的同时,可以做到和低精度相机相同的低成本、小体积。这是目前国外的DLP芯片做不到的。”
这意味着3D照相技术的使用壁垒从工业级降低至消费级

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基础层技术厂商,乐虎lehu将在5G时代,赋能具有边缘智能的3D感知设备,推动具有百亿美元规模的智能3D产业链的爆发,赶超国际顶尖水平。
同时,已经过几个月测试,核心3D智能相机模组及相关产品已经在多家企业的物流分拣自动机器、高精度医疗用扫描设备等导入应用,预计在2020年第三季度将陆续正式上市。

全球首颗!“园区创”芯片打破国外垄断!最先出现在乐虎lehu AINSTEC

]]>
中国制造终可点睛!乐虎lehu两颗芯片满足国产化3D眼、脑刚需 http://chinaxdlm.com/mediareport/20200713-2/ Mon, 13 Jul 2020 08:35:09 +0000 http://xianru.blog/?p=2056 当中兴和华为先后被美国以芯片” […]

中国制造终可点睛!乐虎lehu两颗芯片满足国产化3D眼、脑刚需最先出现在乐虎lehu AINSTEC

]]>
当中兴和华为先后被美国以芯片”卡脖子”,中国芯片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然而,芯片国产化并非朝夕可就,资金、技术、人才,缺一不可,即使样样俱全,仍然需要十年如一日的研发努力。在芯片制造国家队的长期坚持与不懈努力下,我国芯片国产化已经在部分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乐虎lehu感知智能研究院(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虎lehu)已经开发出全自主知识产权的MEMS感知芯片技术和新一代低功耗人工智能AI芯片引擎技术,填补了国内3D芯片的空白。在当前加速推进”机器代人”和”人机协作”大环境下,乐虎lehu正在用自研产品满足3D芯片存在的巨大刚需缺口,让中国制造、物流、安防、金融,甚至医疗行业都用上国产化的”3D之眼、脑”。

乐虎lehu感知智能研究院(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屡被芯片”卡脖子” 芯片成中国制造软肋

芯片被誉为工业技术皇冠上的明珠,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基地,对芯片的需求占据了全球芯片市场的半壁江山。不过,由于本土芯片产业发展滞后、高度依赖进口,芯片已经成为悬在中国制造业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2018年,美国政府以芯片等核心零部件对中兴实施”卡脖子”,千亿体量的通讯巨头瞬间进入休克状态爆发危机。次年,美国政府将华为及其70家关联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意在通过断供芯片阻止华为5G技术的发展。美国通过芯片对中国两家科技公司实施”一剑封喉”式的精准打击,让国人意识到,芯片国产化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尤其是进入5G+人工智能时代,芯片的战略价值更加凸显。

5G的未来在于”万物互联”,与人类具有五官类似,万物互联的基础是传感器。而人类的”3D视觉”,占据了全部感官信息70%以上。机器的自动化更是首先需要实现对于周边世界的距离、形状、厚薄的高精度感知,从而让机器可以像人一样实现对于复杂物体的测量、抓取、移动和避让等动作。根据知名国际调研企业Yole的报告,在2023年,全球的3D视觉产业可以接近200亿美金。在智能制造,金融安全,混合现实等众多新兴领域3D视觉芯片技术都属于核心基础。

后疫情时代,在新基建的加持下,科技化未来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越发密切相关。然而,所有的高精度机器视觉系统的”3D视觉”入口都采用了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独家100%垄断的DLP芯片技术,作为3D动态结构光光源。而3D建模和基于模型的计算和操作,都采用了美国NVDIA公司为主的GPU处理器。如果此时这两种芯片被断供,犹如人体被夺走视力和大脑一样恐怖。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实施,急需打破国外对这两种芯片的技术封锁,满足国内工业级、消费级市场对3D芯片的刚性需求放量增长。

振奋人心的是,乐虎lehu的国产高精度3D智能视觉芯片,在以启迪金控产业资本为引导,以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的新型研发组织体制为依托,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的核心芯片技术为基础的14年筚路蓝缕中,已经悄然实现了对于美国公司100%垄断的3D芯片的完全替代。乐虎lehu的MEMS微镜芯片光机,具有比国外DLP低十倍的功耗、体积,并且完全可以中国制造和生产。


乐虎lehu以两颗芯片助力中国3D视觉产业不再受制于人

填补国产3D感知芯片空白 乐虎lehu用专业赢取骄傲

作为国内第一家专注于”AI+3D”自主核心芯片技术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乐虎lehu的创业史可以追溯到2006年设立的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2009年,国产第一代半导体芯片技术的先驱——中科院王守觉院士在苏州纳米所成立高维仿生信息学实验室,为苏州纳米所播下了人工智能的种子。数年以后,多位海归博士归国加入纳米所芯片专业团队,从SOI的晶圆开始历经长达七年的不懈奋战,终于掌握了刻蚀等一系列的自有知识产权工艺技术,成为纳米所获得中科院”重大突破专项”优秀的核心技术之一。


MEMS芯片晶圆、芯片阵列

启迪金控集团马志刚先生一直关注战略新兴技术发展,他设立的”启迪人工智能芯片与系统联合实验室”,极大助推了纳米所在人工智能方向与众不同的战略布局。2018年,在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的支持下,乐虎lehu正式成立,立足传感器和深度学习融合、芯片底层硬科技,助力国家实现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EMS微镜芯片对DLP芯片的国产替代。

目前,乐虎lehu在中科院底层研发的基础上历经长期坚持积累,已打通了自MEMS底层核心制造工艺和驱动控制技术到顶层核心架构和深度学习算法的全感知智能技术链,通过MEMS感知芯片(眼睛)和超低功耗专用AI处理器(大脑),实现高速度和高精度3D重构和识别,完成从三维物理世界到3D数字世界的转化。而直接控制MEMS,同时整合了高精度动态结构光建模引擎和自研NPU双引擎的SOC芯片,是全世界第一颗高精度3D-AI芯片,不仅成本低,而且功耗低至毫瓦级,可以高速实时处理数据,且支持个性化再设计。

深圳市易尚展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梦龙直言应用乐虎lehu产品之后的益处,”我们以往用美国TI公司的DLP光机,目前乐虎lehu的国产芯片,不仅价格要比美国公司的便宜不少,而且在体积、功耗、客户使用的舒适程度多个方面,都要比美国的产品优越。”目前,双方即将正式进入样品供应到批量生产阶段,以此研发的脊柱侧弯医疗检测设备将为中国广大青少年提供全面的防护。 同时,已经过几个月测试的乐虎lehu核心3D智能相机模组及相关产品已经在多家企业的物流分拣自动机器、高精度医疗用扫描设备等导入应用,预计在2020年第三季度将陆续正式上市。在以上场景之外,乐虎lehu核心3D智能相机模组产品还可广泛应用在诸如生物识别、机器视觉、新零售、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机器人、游戏影视、AR/VR设计等众多需要3D建模和空间识别的应用场景,让中国3D视觉产业不再受制于人,并拥抱”高精度、低成本”推动的美好未来。

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丁立新希望,乐虎lehu加快在3D感知智能芯片领域的产业化进程,争取在国内和国际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启迪金控董事长马志刚,则期待推动乐虎lehu在未来快速实现技术落地和产业化,在苏州以至全国和全世界成为举足轻重的感知智能芯片企业。

中国制造终可点睛!乐虎lehu两颗芯片满足国产化3D眼、脑刚需最先出现在乐虎lehu AINSTEC

]]>
清华系+苏州工业园双重助力 乐虎lehu立志做好5G万物互联时代的眼睛 http://chinaxdlm.com/mediareport/20200713/ Mon, 13 Jul 2020 08:32:34 +0000 http://xianru.blog/?p=2054 人工智能、5G等科技浪潮的来袭,加速了我 […]

清华系+苏州工业园双重助力 乐虎lehu立志做好5G万物互联时代的眼睛最先出现在乐虎lehu AINSTEC

]]>
人工智能、5G等科技浪潮的来袭,加速了我国芯片国产化的重要性及其进程,而在我国的AI+3D芯片这条赛道上,诞生了一位名为“乐虎lehu”的玩家。

根据官网介绍,乐虎lehu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AI+3D”自主核心芯片技术国产化的硬核科技创新性企业。天眼查数据显示,它的最近一次股权融资发生在去年的7月15日,投资方是启迪金控和领军创投,前者是布局全球开展科技创新服务的启迪控股集团下属平台,后者则立足苏州工业园区,它早在2013年获得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乐虎lehu以两颗芯片助力中国3D视觉产业不再受制于人

90%以上为研发人员,自主知识产权打造技术壁垒与产品基础

乐虎lehu90%以上为研发人员:CEO王旭光博士拥有19项美国专利以及20项以上的中国发明专利和申请,是中科院苏州纳米所AI实验室主任,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公司的创始投资人启迪金控也是早期源自清华大学的高科技投资组织;CTO刘欣博士,长期从事高精度低复杂度算法和高性能低功耗计算芯片设计和研发,曾在新加坡科技发展局(A*STAR)微电子研究院 (IME)承担领导了涵盖人工智能算法+芯片设计优化、脑-机接口微系统、低功耗芯片、可穿戴/植入式微系统集成等领域10余项大型科研项目和工业项目,直接管理的项目资金逾3000万美元。目前,乐虎lehu已建设了一支以海外归国且专注行业平均15年以上的芯片专家团队为核心的,国内少有的跨学科领域的综合性人才团队:具备自基础层到应用层的MEMS芯片工艺、光电模组集成、三维多点云融合、深度学习算法、高能效SoC集成电路芯片,以及光机电系统集成的全生态链技术储备和持续开发能力。

芯片技术没有捷径,开发和迭代需要有流片周期,这既是挑战,也是极高壁垒。在人才的优势下,乐虎lehu突破芯片研发的核心难度和技术壁垒,实现“核心IP”的自主研发和设计。采用一切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减低流片风险,拥有了让它最引以为傲的在3D视觉产业充当“眼睛”和“头脑”的两块核心芯片:国产化研发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D高精度MEMS芯片”和“3D低功耗AI处理器芯片”。芯片工艺全部由乐虎lehu自主研发,是100%不含水分的“中国造”和“苏州造”。

2019年5月,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的核心芯片技术为基础,乐虎lehu完成成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EMS(微机电系统)微镜芯片研发。同时,基于乐虎lehu自研3D算法重建引擎和深度学习的NPU AI引擎,已经完成了具备大角度视场、超高精度3D环绕相机设计,在苏州智博会和纳博会等重要展会上获得了极大关注。王旭光介绍称,乐虎lehu根据目标市场对于静态和动态功耗的需求,通过架构创新、引擎集成,实现了2TOPS/W的业界领先技术指标。只需0.5秒,新一代智能3D相机就可以实现高精度3D重构和识别,把物体的物理特性扫描到3D数字世界。

当下炙手可热的5G,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万物互联,而3D视觉终端是实现万物互联的智能机器之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乐虎lehu在坚实的技术壁垒、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之上,为客户提供高精度、高成熟度、高可靠性的新一代智能3D相机产品,赋予机器场景优秀的3D感知能力。2019年9月,乐虎lehu白泽光机产品落地,与市面产品相比缩小21倍体积、降低60%成本,并且已经形成初步的光机芯片代工到光机电组装的产线批量能力。

从客户的应用场景来看,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精度尺寸测绘,工业产线的高精度质量检测,物流汽车等领域的高精度机器控制,以及生物识别、机器视觉、新零售、智能家居、机器人、游戏影视、AR/VR设计等都离不开3D建模和空间识别。当前,乐虎lehu正在同多家上市企业进行小批量验证的产品组织优化设计和导⼊,为后期深度合作奠定基础。


乐虎lehu的光机与模组产品

公司成立仅仅一年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精英加入,精准覆盖完整生态链中的MEMS芯片工艺、AI算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等细分领域的交叉融合。目前已经申请了包含发明专利和集成电路版图在内的超过20余项知识产权,在高精度3D视觉技术领域占据了有利的知识产权布局位置,在新一代智能3D相机及AI+3D芯片国产化的道路上打下了扎实的研发与产品基础。

先发助推国产替代,或促百亿美元规模的智能3D产业链爆发

从同行的玩家来说,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独家100%垄断的DLP芯片技术将会受到一定的挑战,MEMS微镜芯片光机具有比DLP低十倍的功耗、体积,并且完全可以中国制造和生产。同时,乐虎lehu扎根AI芯片能够帮助国内高精度3D成像市场摆脱对美国NVDIA公司为主的GPU处理器技术的依赖,AI+3D芯片赛道的国产化值得期待。与面向云端计算的AI芯片相比,乐虎lehu的AI-3D芯片直接落地终端3D应用场景,通过和MEMS芯片结合,实现了高价值3D数据采集和3D数据分析的产品闭环。这不仅避免了因参与极高算力导致的工艺竞争引发投入亿元以上NRE费用的风险,也使得导入产品和应用的速度加快。

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国产芯片替代,以及疫情对于新经济的自动化趋势的加速和刚需,刺激乐虎lehu作为国内实现全国产替代DLP芯片的绝对领先者,加速向前:在小型化和工业版两个方向上,正在逐步推进嘲风系列“3D智能相机”相机产品的落地,前期小批量试生产和战略伙伴送样,关键指标已经达到了国外领先水平。

2020年,乐虎lehu还将发布单芯片集成两大领域算力硬件加速引擎的国产化专用SOC芯片——獬豸-AI芯片,低成本、低功耗、高速度、可编程,这也是全球首颗集成高精度3D建模与AI智能处理的SOC芯片。目前已经在中芯国际顺利开始流片,预计于今年国庆点亮,并且在当年度完成和手机等终端适配的小型化低成本高精度3D相机的研制。以自主MEMS微镜为“眼”,以自主“SOC AI-3D”芯片为“脑”,这两颗芯片凝结了一大批中国半导体研发人员追求国产化的心血,最早可追溯到2006年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的设立。它将该领域的“自主可控”曙光照进了现实,实现对美国公司100%垄断的3D芯片和高精度相机的完全替代。

对于立足于该款芯片的3D感知设备前景来说,它有可能推动百亿美元规模的智能3D产业链爆发。根据知名国际调研企业Yole的报告,在2023年,全球的3D视觉产业可以接近200亿美金。在机器视觉,三维互动以及生物识别等众多领域,届时,乐虎lehu聚焦核心3D芯片和相机技术,将为5G和AI催生的天量物联网,提供强力的3D视觉赋能,预期可以很快进入销售快车道,实现10亿元以上的销售。


乐虎lehu在高精度3D视觉技术领域的优势

依托于一带一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借助着即将来临的5G时代助推的万物互联的风口,乐虎lehu作为产业链上游基础层技术厂商,在新基建的融合基础设施中,以及启迪金控、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资本的大力引导下,有望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尺度,极大的带动和推动3D感知智能产业发展,努力把新科技时代的眼睛–3D视觉终端擦得更亮、看得更远!并集聚相关应用企业、培养大量感知智能芯片高科技人才,为3D+AI芯片赛道的国产化和自主可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清华系+苏州工业园双重助力 乐虎lehu立志做好5G万物互联时代的眼睛最先出现在乐虎lehu AINSTEC

]]>
国产芯片“攻坚者”的幸运与警示:“盖大楼从烧砖开始”,芯片人才匮乏制约产业发展 http://chinaxdlm.com/news/20200710-2/ Fri, 10 Jul 2020 08:03:56 +0000 http://xianru.blog/?p=2007 “在天安门广场盖1000万栋高达503米 […]

国产芯片“攻坚者”的幸运与警示:“盖大楼从烧砖开始”,芯片人才匮乏制约产业发展最先出现在乐虎lehu AINSTEC

]]>
“在天安门广场盖1000万栋高达503米的中国尊大楼”——如果要理解在原子尺度上的芯片产业的技术难度,不妨做这样一个想象。造芯片和盖楼相比,相同的是都需要产业协同,不同的是,已到达原子级别的芯片,代表了人类可以大规模量产的产品的工业技术巅峰。

自“中兴禁芯”事件以来已有两年,芯片国产化的热度不断攀升。7月9日,A股半导体板块走强,多家上市公司股价大涨。这些攻坚克难的国产芯片公司获得了更多的大众关注,人们期待看到哪怕一寸的突破。

近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旗下乐虎lehu感知智能研究院(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虎lehu)宣布,其研发的国产3D视觉芯片将突破国外的垄断。从团队筹建到完成原理样机耗费7年时间,乐虎lehuCEO王旭光却十分感慨自己的幸运。

乐虎lehu(感知智能研究院)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从底层的工艺,到顶层的核心算法芯片化加速等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相当于盖摩天大楼从烧砖头开始。”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王旭光回顾了多年创业的艰辛及当下芯片产业的困境。

作为一名国产芯片“攻坚者”,王旭光认为,目前整个行业需要警惕急于求成的思路,不能拔苗助长。他更是直言,一些芯片企业是在“边开车边造引擎”的状态。在王旭光看来,芯片工程人才的缺乏是当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国产芯片需要各方通力协作,在工程类人才抱团引进的策略和途径上多想办法。

7年做出国产芯片:“我们是幸运的”
从法国人发明银盐冲印到数字时代,近二百年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照片都是二维的。2017年,iphoneX引爆了3D视觉市场,但受制于成本、精度等,三维照相仍未能走进千家万户。

乐虎lehu研发的3D之“脑”AI-3D芯片已在6月进入流片阶段,3D之“眼”MEMS微镜芯片已实现初步量产。“我们以自研MEMS微镜替代美国德州仪器的DLP芯片技术,以自研SOC AI-3D双引擎芯片替代用于3D算力的美国通用GPU芯片,价格和国外方案相比,可以实现只有1/3,但是功耗和体积会降至10%以下。”王旭光介绍,高精度、低成本是乐虎lehu研制的国产3D视觉芯片的突出特点,这意味着3D照相技术的使用壁垒从工业级降低至消费级。

MEMS芯片晶圆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MEMS芯片阵列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3D视觉的延展空间是广泛的,例如智能制造领域的机器视觉,金融支付领域的生物识别,影视、教育领域的3D互动。目前,国内3D视觉厂商多集中在应用层,芯片层的核心技术厂商仍少人竞逐。

芯片的自主研发难上加难。乐虎lehu的核心技术团队是在2010年回国创业,从团队筹建到完成原理样机耗费7年时间,王旭光将研发的难度做了个形象地比喻——盖摩天大楼从烧砖头开始。

但在王旭光看来,最困难的阶段还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将60分的原理样机做到80分可以替代国外产品的80分工程样机,这其间不仅要工程化团队的人才支持,还面临着工程化的资本投入,更要面临着有刚需的用户协同。

不同于互联网行业以及一般的制造业,芯片的前期研发的人工和流片费用十分高昂,需要强力的资本支持。“最初的产品小批量工艺验证,到核心难题攻关,以及良率爬升。从实验室到产品,是一个芯片创业企业风险最大、困难最多的阶段。”王旭光表示,尽管乐虎lehu的两款芯片的量产都采用的是芯片行业的成熟低成本平台,但初期投入的研发和流片费用依然是数以千万计。

“目前虽然投资硬科技雷声大,但是投入初创期的VC资金依然‘雨点小’。”王旭光在专访中感慨自己的幸运:早期选择了一个近年来逐渐成为蓝海的方向,在从实验室到产品的过程中得到苏州工业园区的管委会政府的资金支持,以及启迪金控从实验室最早期开始的投资,这在习惯了商业模式和快速流量变现的国内风投界仍是稀有的。

不能拔苗助长:有芯片企业“边开车边造引擎”
乐虎lehu计划2021年实现百万级别的初始产能,目前已和上市公司易尚展示(002751,SZ)等多家企业进行芯片导入产品和评测。

芯片产业是材料、物理、化学、电子、计算机等众多基础学科的代表,即便是美国,也无法做到全产业链的覆盖,这也说明了在芯片产业中专业的重要性。“相信专业。”这是王旭光经验分享的核心。

不过,从产业的角度,芯片产业要解决的是近3万亿元的进口市场的大问题,核心主体应当是企业。

简而言之,国产芯片开发应当明确服务于市场。王旭光就此提出了三点建议,其一是尊重和吸引人才。“芯片行业的核心是横跨了众多学科的高端人才。如果说一个领军人才可以顶一个师,这在芯片行业也不为过。”但目前,除了少量顶尖人才获得一些人才政策的照拂,中层的领军核心人才和急需的年轻芯片人梯队,仅仅通过企业进行支撑,吸引力明显不足。

王旭光的第二个建议是尊重行业规律。“必须警惕企业、政府和资本急于求成的思路,不能拔苗助长。”

王旭光认为,芯片产业本身是硬件技术开发,具有较长的迭代周期和一定的试错成本,此外,我国还面临着国内产业生态不健全,一些芯片企业是在“边开车边造引擎”的状态,如果用过去多年来的商业模式的思路,也即低人力成本制造等带来的企业高速发展,来看待新一代半导体芯片企业,将不免造成按照客观规律运行的企业反而较量不过PPT造芯企业,最终劣币驱逐良币。

王旭光的第三点建议是加强国际合作。“芯片产业的国际分工是数十年的自然选择的结果,当前的环境虽然大趋势悲观,但是小突破机遇总是有的。要努力寻求国际合作,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自搞一套。”王旭光表示,乐虎lehu还希望能将产品卖到世界各地,成长为行业的“世界冠军”。

人才缺口大:能干活的工程师非常稀缺
随着芯片国产化的呼声,芯片产业人才引进也成为热点话题。王旭光曾在国外学习工作十余年,在2010年回国创业。

在乐虎lehu的核心团队中,有不少人都是归国的芯片人才。王旭光认为,目前芯片产业的人才缺口巨大,并且缺乏培养具有产业化芯片经验人才的土壤。

王旭光将芯片产业的人才分为两类,一种是已经可以带团队的“老炮儿”,一种是年轻尚需培养的芯片人才。目前,国内芯片企业的“老炮儿”们面临着不太符合芯片产业实际需求的人才引进评价体系,而年轻的芯片人才在过去十多年出现断层,流向了更加赚钱的行业,目前我国急缺中层工程型专业人才。

按照芯片产业内部的评价标准,产业顶级人才不在科研领域,而在各大公司内。“这些人至少应当在公司内有10~20年的经验,成功地流过几颗乃至十几颗芯片。”王旭光介绍,芯片产业不以发过多少SCI或EI论文为评判标准,但当前国内引进人才的评价体系学术型居多,横比而言,工程类人才的引才计划少很多。因此,目前最顶级的芯片人才归国多以自行创业为主,不形成兵团作战,往往成了游击队,越打越艰难。

“把卫星送上天,和把芯片卖到千家万户,这还是两个领域的能力。”王旭光建议国内大型芯片企业更多地参与人才引进,但目前这类企业不但稀缺,并且精力有限。

在芯片国产化的浪潮下,资本涌入芯片产业,相应提升了年轻人入行的薪资水平。“多年前清华微电子所的博士生毕业之后基本上都不去做芯片,而是去互联网企业,或者去证券公司做各种各样的数学模型分析,因为那些行业博士生毕业年薪起薪就有50万元,而那个时候顶尖的国内半导体公司年薪才30万元。现在人工智能企业也是动辄年薪百万,年轻人追求美好的生活,这无可厚非。”王旭光回忆道。

但早年间造成的人才断层已经影响了当下的梯队人才建设,“能干活的工程师是非常稀缺的”,王旭光认为,由于人才缺乏但资本涌入,当下芯片产业的人才性价比很低,相同的价格,美国、新加坡等地一个工程师的效率可以抵上国内2~3个工程师,“实际上现在大规模缺乏中层的专业人士”。

王旭光介绍,在目前的产业生态环境下,大多是一两个领军人物带领一个小团队,但这种结构的抗风险能力很弱,情况需要被改变。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国产芯片“攻坚者”的幸运与警示:“盖大楼从烧砖开始”,芯片人才匮乏制约产业发展最先出现在乐虎lehu AINSTEC

]]>